陽臺拾光
陽臺是被鋼筋水泥世界遺忘的詩意孤島,是獨屬于我的悠然角落,承載著我對養(yǎng)花的執(zhí)念,也藏著我對生活的思考。在這里,每一盆花都是會呼吸的詩句,每一次綻放都在譜寫生命與人際交往的華美樂章。
初涉養(yǎng)花時,滿心皆是憧憬。當我將第一株嬌弱的花苗捧回家,恍然間想起冰心筆下“成功的花,人們只驚羨她現(xiàn)時的明艷,然而當初她的芽兒,浸透了奮斗的淚泉”,仿佛是迎接一個全新的小生命。我精挑細選了一個花盆,輕輕埋下花苗,再緩緩覆上松軟的泥土,那動作輕柔得像是為嬰兒掖好溫暖的襁褓。彼時的陽臺,陽光溫柔灑落,微風輕拂,恍惚間,我仿佛看見花苗正歡快地扎根生長,向著陽光舒展身姿。
然而,養(yǎng)花之路布滿荊棘。最初的熱忱很快便被現(xiàn)實的冷水澆醒。我逐漸發(fā)現(xiàn),每一株花都是個性鮮明的生命個體,姿態(tài)萬千。月季嬌艷卻嬌貴,多曬片刻陽光,花瓣就會蜷曲枯焦,還會遭遇莫名的黃葉和蟲害,讓人既心疼又無奈;蘭花脆弱而敏感,澆水稍多,根部便會腐爛,原本油亮舒展的葉片瞬間黯淡無光,蔫頭耷腦,像是在無聲控訴我的大意。每一次面對花兒的“病痛”,我的心都被揪得生疼,滿心自責與焦慮。
但我對花兒的熱愛,似深埋地底的火種,非但沒有被挫折撲滅,反而在磨難中越燃越旺。新一批花苗入駐陽臺,我滿心期待又忐忑不安地注視著它們從幼苗慢慢成長,如同守護著一個個嬌嫩的嬰兒。
有些花兒得了大自然的垂青,在陽光雨露的滋養(yǎng)下,蓬勃生長。當花苞初現(xiàn),那小巧飽滿的模樣,宛如藏著無盡驚喜的神秘寶盒,又帶著些許朦朧期許。我每日守在旁邊,凝視著花苞日漸飽滿,色澤愈發(fā)艷麗,仿佛能感受到它們在積蓄力量,奮力沖破束縛。終于,花開時刻來臨,花瓣如優(yōu)雅的舞者,徐徐舒展,綻放出令人歡喜的美麗。
而有些花兒,即便我悉心照料,卻仍在生存線上苦苦掙扎。它們似生活中歷經(jīng)重重磨難卻依舊堅韌不拔的勇士,葉片上帶著病蟲害啃噬的傷痕,花朵也略顯萎靡,但仍拼盡全力活著。那股頑強不屈的生命力,令人由衷敬佩。
與花兒相伴的時光里,我常常不自覺地聯(lián)想到身邊的人,他們不正像這陽臺上的花朵,在我們的生命中進進出出。有的人如盛夏繁花,短暫卻絢爛地闖入生活,帶來歡笑、淚水與啟迪,而后悄然離去,消失在歲月的洪流中。他們的離開或許會留下淡淡的悵惘,卻也如花兒凋零后留下的種子,化作記憶土壤里珍貴的養(yǎng)分。
每一次新的相遇,都像是在陽臺種下新的花苗。我們懷著對未知的好奇與期待,小心翼翼地靠近對方,試圖探尋彼此內(nèi)心的世界。相處過程中,難免會產(chǎn)生誤解與矛盾,就像花兒遭受病蟲害的侵襲。但只要我們以理解和包容澆灌,用真誠和善良滋養(yǎng),或許就能讓這段關(guān)系綻放出絢爛的花朵。
無論是長久的陪伴,還是短暫的交集,每個人都在我們的生命畫卷上留下獨特的色彩,如同每一朵花都在陽臺的風景中占據(jù)著無可替代的位置。
于我而言,在陽臺養(yǎng)花早已超越了消遣的范疇,它是一場深刻的生命修行,也是對人際關(guān)系的詩意詮釋。在這方寸之地,花兒的枯榮更迭,恰似生命的潮汐漲落,讓我讀懂了生命的堅韌與脆弱、無常與恒常。而人與人之間的聚散離合,正如花開花謝,雖有離別之痛,卻也不乏相遇之美。
我將繼續(xù)在這陽臺花園中,播撒希望的種子,欣喜迎接每一朵花的盛開,也坦然面對每一次的凋零;熱情擁抱每一次新的相遇,也從容接受每一場離別。
作者:賴冬雪
熱點圖片
- 頭條新聞
- 新聞推薦
最新專題

- 強國必先強教,強教必先強師。今年9月10日是我國第41個教師節(jié),主題是“以教育家精神鑄魂強師,譜寫教育強國建設(shè)華章”。

